3月11日,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以下簡稱“沈陽生態所”)在所史館舉行“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以下簡稱“教育基地”)揭牌儀式。沈陽分院分黨組書記、院長毛志遠,黨建和人事部門負責人,沈陽生態所黨委書記金昌杰以及中層干部、科研骨干、研究生代表等30余人參加活動。
毛志遠充分肯定了沈陽生態所在傳承和弘揚科學家精神方面富有成效的工作。他指出,“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的揭牌,既是對老一輩科學家精神的致敬,更是傳承弘揚“林土精神”的重要舉措。他希望沈陽生態所以此次揭牌為新的起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學家精神的重要論述,充分發揮 “林農環” 三大主要學科 70 年積淀的獨特優勢。持續挖掘劉慎諤、王戰、宋達泉、張憲武、曹新孫等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內涵,積極總結新時代科學家的先進典型事跡。將科學家精神教育與重大科研任務的開展、科技人才及研究生的培養以及科普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努力打造特色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品牌,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堅實的精神支撐。
金昌杰指出,建設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是加強新時代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領的重要載體,對于打造弘揚科學家精神的主陣地,繼承和宣傳“林土精神”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他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傳承老一輩科學家精神,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一是要學習愛國奉獻的赤子之心,擁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家國情懷;二是學習唯實創新的科學態度,傳承務實作風,圍繞生態文明和科技創新使命,以特色和實干推動生態學科技發展,展現新擔當和作為;三是學習甘為人梯的育人精神,通過老科學家傳幫帶機制,讓“林土精神” 代代相傳,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創新實踐貢獻力量。
標本館館長袁海生代表青年科學家發言,他指出,教育基地記錄了老一輩科學家譜寫的豐碑,新一代科研人員要繼承和發揚科學家的守傳統智慧之正、創綠色發展之新的時代精神,將“林土精神”的科學之火代代相傳下去。他表示,新一代科研人員要積極承擔起光榮而艱巨的使命,以大地為紙,以汗水為墨,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不斷探索、研究和創新,用智慧和努力,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的生態畫卷,續寫這部永不完稿的生態史詩,讓沈陽生態所的未來更加精彩和輝煌,為國家的科技事業發展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最后,毛志遠與金昌杰共同為沈陽生態所“教育基地”揭牌。
揭牌儀式現場
合影留念